全自動旋光儀作為測定光學活性物質(如糖類、氨基酸、藥物)純度與濃度的關鍵設備,其測量精度直接影響產品質量判斷。然而,若操作不當,即便再好的儀器也難以發揮應有性能。掌握
全自動旋光儀科學、規範的使用方法,是實現準確檢測的核心保障。

一、開機預熱,確保係統穩定
儀器通電後,需靜置並預熱15-30分鍾。此過程使光源(LED或鈉燈)光強趨於穩定,溫控係統達到設定值,避免因溫度漂移導致讀數波動。切勿跳過預熱環節,尤其是在環境溫差較大的實驗室。
二、環境準備,排除幹擾因素
將儀器置於穩固、無振動的實驗台上,遠離強光直射與電磁幹擾源。確保周圍無劇烈氣流(如空調出風口),以免影響恒溫效果。同時檢查電源接地良好,防止靜電幹擾。
三、樣品處理,細節決定成敗
待測液體應澄清透明,避免懸浮物或氣泡影響透光率。灌裝旋光管時,先用少量樣品潤洗2-3次,再緩慢注入,傾斜旋轉排出氣泡,最後蓋緊端帽,防止泄漏。對於易揮發樣品,操作應迅速,並選用密封性好的旋光管。
四、儀器校準,保證數據溯源
每次使用前或更換樣品類型前,必須進行校準。通常采用標準石英旋光片(如+58.3°或-20.0°)進行驗證,偏差應控製在允許範圍內(一般±0.01°)。若超差,需重新校正或聯係廠家服務。水或空氣空白也可用於日常基線檢查。
五、參數設置與測量執行
在操作界麵正確輸入樣品名稱、溫度、管長(dm)、波長等參數。關閉樣品室蓋,啟動測量程序。儀器將自動完成掃描與讀數,顯示旋光度(°)、比旋光度及濃度(若已輸入公式)。避免在測量過程中觸碰儀器或打開樣品室。
六、清潔與存放
測量完畢,立即倒出樣品,用適當溶劑(如蒸餾水、乙醇)清洗旋光管,並用潔淨軟布擦幹或自然晾幹。嚴禁使用硬物刮擦光學表麵。儀器長期不用時,應斷電並用防塵罩覆蓋。